草木灰,家乡人叫柴灰。 火炕内,家家都有草木灰,积攒多了,用铁锹往外撮,撮成堆,堆在雨淋不着的地方,与土、人粪和起来送到庄稼地去。父亲说那是上好的肥料,耕地的时候翻
草木灰,家乡人叫“柴灰”。
火炕内,家家都有草木灰,积攒多了,用铁锹往外撮,撮成堆,堆在雨淋不着的地方,与土、人粪和起来送到庄稼地去。父亲说那是上好的肥料,耕地的时候翻进地里养庄稼。对于它的功用,我一直持怀疑态度,直到在化学课上才明白,草木灰里含秧苗需要的钾、磷、钙、镁、硅等多种元素,水分燃烧蒸发,剩下的全是精华。
那时候家里生不起火炉,烧土炕用柴火比较省钱。拾柴火、担玉茭茬是我的活儿,每天放下书包拿上绳子或担上筐出门已成习惯。坡上的硬柴火,像酸枣树、野荆条、枯树枝,有力气的大人们才会去砍,小孩子只管拾路边的玉米秆、高粱秆之类。大家都在拾,墙角岸边早就干净得跟狗舔似的。若说现在的我还有一份耐得住、沉得下、勤俭不奢的心性,那正是在那时养成的。蹲下身子往前看,玉米秆的确在低凹处和背风旮旯一根根躺着。一根一根捡起来,捡多了就是一捆。拿回去填进火炕,一把一个新火苗,觉着自己立了大功。
烧暖了土炕,柴灰余热不能白跑掉,烧红薯、土豆吃。得挑瘦长的生红薯,圆胖的不易熟透,投进炕洞的热灰堆里焖捂。半晌饿了扒开火堆,红薯软和温热,熟了。土豆埋入灰堆里焖需要格外注意,有时会突然“啪”地崩出来打在脸上。若在野外,焖的方法不一样。先在地面上挖坑,或直接找一个低凹处,上面小心垒土坷垃,一层一层垒成圆堆,在下面烧柴。土坷垃烧红后掏出坑中草木灰并迅速封死烧火口,移除顶口小坷垃,快速放入红薯,用力拍砸土坷垃焖上。半个多钟头扒开,红薯熟了,喷香烫嘴,因没有草木灰的沾染,少了灰腥气,味道更纯正。
在村里,草木灰可被用来撒在家畜的棚圈内或植物的叶片上,杀菌消毒,防病虫害。有的人家茶缸的黑垢,油腻的碗盘,抓一把草木灰擦洗,铮亮洁净,也很方便。
现在的我久居城里,每每回村,总想闻闻那熟悉久违的烟火味。袅袅炊烟牵引我的脚步,闭着眼也能摸着家门,父亲的笑脸被土炕洞的火光映得发红,他高兴,我也高兴。兴起时,父亲总要重复那句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话:“火要空心,人要实心。”这是烧火的窍门,也是做人的道理。父亲能干,他盘的火炕,柴火不易冒黑烟还热得快,因此他常被东邻西舍请去盘炕。如今,这手艺也用不上啦。而好多人也不知道,草木灰竟也是很有些用处的。
上一篇 : 26个字母顺口溜 巧记口诀是什么
下一篇 : 公交车上的情欲故事